时间:2023-01-04 22:44:46 | 浏览:2064
眼下正值秋冬交替之际,落叶纷飞,冷风呼啸,出行的人们换上了秋装冬装,在饮食上也开始偏向于热食。
但年轻人们不满足于传统的火锅奶茶,在寻求温暖与优雅上,他们找到了去年的热煮红酒,今年的围炉烤茶。
从数据中“窥探”热度
根据某书某音上的相关数据显示,某书上#热红酒#话题总浏览量已达2684.71万次,相关笔记创作者多为认证博主;生鲜超市的热红酒料包取得不菲销量;喜茶、书亦烧仙草、醉鹅娘等茶饮、酒饮品牌更是趁着流量热度下场,分别推出热红酒风味饮品。
今年的围炉烤茶相较于热红酒也不逞多让,某音上#围炉煮茶#话题的播放次数已达3.6亿次,#烤茶#话题的播放次数已达4424.7万次;某书上#围炉煮茶#官方话题的浏览次数已达1154万,话题下写明“优质笔记将有机会获得官方流量扶持”,据相关数据平台统计,10月23日相关话题笔记的获赞数达到1.03万。
寒冷让人在大街上不自觉裹紧厚厚衣物的同时,也让人们更渴望浪漫与仪式感,更想要获得温暖。而围炉烤茶带来的热量无疑是为了冬天社交也不停的人们量身定制。
屯东西过冬是人们的天性
双十一、黑色星期五、圣诞节和春节,这些耳熟能详的消费节日都在冬天,或许是因为面对寒冷的冬天,人们除了需要储备过冬的物资以外,对于温暖的渴望也是无比强烈的。
由于疫情,与他人共处的时光显得愈发难能可贵。围炉烤茶无疑是冬天还愿意让人出门一起聚会的契机,暖炉暖、清茶暖、食物暖,满足了人们的“物理温暖”,仪式感、惬意感、氛围感则满足了人们在相聚时的“精神温暖”。
情绪价值带来消费认同
情绪消费并不单指围炉热茶,甚至不单指季节性消费,譬如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雍和宫的手串、骑行、桨板等,但无论如何变化,情绪消费都是或随机或有意地成为社交媒体上走红的玩法,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形式大于体验、情绪高于功效。
回到围炉烤茶,围炉烤茶相较于其余热潮最大的亮点在于温暖与优雅,虽说有场地、价格等客观因素,但围炉烤茶能否成为新一代“网红”,且让人拭目以待。
情绪消费,亦是历史的循环
明代大文学家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写道:“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可见围炉烤茶不是近年才兴起的,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宗就已经学会了用热量与酒精来排解寒冷与孤独。
而精品茅台酱酒贵州小酌1779,入口绵柔入喉温暖,再配上暖炉热菜,身边人的欢声笑语,觥筹交错间,身心由内而外的暖意涌上心头,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