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4 23:13:45 | 浏览:1077
11月29日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制茶师在进行“福鼎白茶”的“萎凋”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世代传承,至今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仪式和节庆活动中。
中国茶的申遗成功,意味着又一项优秀传统文化向下扎根,向上开花。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茶有着特殊的偏爱,今年秋冬,这种传承千年的中国饮品在年轻人里掀起一股热潮——围炉煮茶。
中式的装修、火红的炭炉、古朴的茶具、精致的茶点,再搭配上冬日的几件套:橘子、板栗、红薯、糍粑,三五好友围坐闲聊……随着气温渐渐降低,“围炉煮茶”成为休闲娱乐界的又一“网红”。
小红书单独建了‘走!我们请你出门找茶’的话题,百万浏览,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围炉煮茶#话题播放量更是高达16亿次,它到底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围炉煮茶”古已有之,脱化于云南的“火塘烤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围炉煮茶”的再次兴起,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推陈出新、发扬光大,也是茶饮行业经营发展的一次转型。
对于当前的茶产业,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导、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房婉萍认为,之前人们说柴米油盐酱醋茶,现在叫做琴棋书画诗酒茶,其实是对应了马斯洛需求理论。茶最早只是解渴的功能,所以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开始关注茶,从需求理论来说,我们已经到了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的阶段,所以更多的人想要去了解中国的茶,了解中国的文化,从中获取精神层面的满足。
围炉煮茶的魅力,一是在于其仪式感,不同组合、不同价位的团购套餐,降低了品茶的门槛,提升了品茶的逼格。二是古为今用的新中式茶饮满足了消费者休闲、社交的需求。
2008年,当时一篇报道说中国全国总计约7万家茶企,中国茶产业年产值298亿元,而英国立顿这一家茶企则有3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于是“七万家中国茶企不敌一个英国立顿”的讨论这些年一直存在。其实这背后,凸显的是中国茶在标准化、品牌化等方面的缺失。围炉煮茶虽然使用的并非全是优质茶,但为茶品牌的多样化营销提供了新思路。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认为,品牌进化与社会生态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是协同进化的过程。而消费升级是品牌建设、进步的第一动力,品牌表达要和产品同步,而产品所在品牌的基础功能基因,决定一个产品螺旋的起点和终点,跳出同质化竞争红海,构建“不对称竞争”,是战略升级的核心。
“围炉煮茶”的走红,擦亮的不仅是传统文化,还能满足不同人群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和享受,更创造了让消费者能更加好地感知茶业价值的新消费场景。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一只炉、一方炭、一壶水、几只盏、一张茶饼,围炉煮茶,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并不少见,在今天依然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温暖惬意。随着围炉煮茶的大火,茶文化在这种流行方式的加持下释放了鲜活的发展力,在更年轻的群体中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