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4 23:53:24 | 浏览:2112
继去年刷屏社交媒体的“热红酒”之后,这届年轻人流行以“围炉煮茶”的方式迎接凛冬。
在茶院或茶室里,和三五好友围桌而坐,桌子中间摆上炭炉和茶罐,煮上自己喜欢的茶,周围铁丝网盘空余处放上板栗、糍粑、红薯、柿子、橘子等暖意十足的烤物,便是最受年轻人追捧的围炉煮茶了。
那么,人间烟火气息十足的茶席,凭什么成为年轻人的冬日新宠?实际上,围炉煮茶的“流量密码”,正是一种关于冬日暖意的情绪价值。后疫情时代,关注生活本身,正是一种成本不高却能让人们快乐起来的重要方式。围炉煮茶正是从治愈、暖心的美好生活场景中走出来的产品,更容易激起大众的情绪共鸣。
围聚的形式背后,是人们想要社交互动的内核。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渴望社交是人的天性。而在近年来疫情反复之下,面临长时间封闭的人们,线下社交范围被缩短。缺少了与亲朋好友面对面交流机会的个体,很容易变成一座“孤岛”。有学者指出,在后疫情时代,社交隔离导致了人们对社交的需求显得比以往更为强烈。随着“新十条”的落地,人们迫切需要一些烟火气来治愈,围坐在一起,共煮一壶茶,便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冬日的新宠。
围炉煮茶的形式,相比于飞盘、露营等其他户外活动,除了地点不受限制、食材要求不高。此外,围炉煮茶更提供了一种舒适的社交方式,亲朋好友面对面畅聊之余,静候一杯热茶、烤制一份冬日美食,这种轻松闲适的休闲方式,不仅让人重拾被疫情消弭的烟火气,更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
在后疫情时代下,焦虑如同潮水般裹挟着当下的年轻一代。在繁忙的生活中,架起一个带铁丝网盘的炭炉,加上红薯、花生、栗子等颇为接地气的食物,瞬间就能让人感受到满满的仪式感。
同时,围炉煮茶还满足当今流行文化所必须的因素——好看、“出片”。围炉煮茶的过程本就是中式传统诗意美的呈现,古拙的炭炉、升腾的炭火、质朴的器皿、土味的烤食,新中式风格的茶舍,一些富有禅意的书法点缀其间……浓郁的“中国味道”,传递出传统生活美学,为现代生活增添了片刻的诗意。围炉煮茶的第一口茶往往都是“手机先喝”,或许没有哪个年轻人面对此情此景能忍住不拍照的。
在大众点评、小红书等平台搜索关于围炉煮茶的评价,美照比比皆是,煮的茶是否好喝、烤的东西好不好吃,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了。许多网红还总结了围炉煮茶的拍照秘诀,让围炉煮茶的“出片”速度再上新台阶,热爱社交媒体的年轻人们将自己的煮茶美照在分享出来,邀请网友共同打卡这一网红出片利器。由此可见,网络传播为围炉煮茶的风靡助了“东风”。
当下人们正身处一个节奏日渐加速的世界,年轻人背负着压力奔赴在路上,早已身心俱疲。而围炉煮茶所提供的,正是年轻人所向往的慢生活捷径,这种在城市之间便能达成的“松弛感”美学,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煮茶的意趣之所以让人心向往之,也是因为有其背后的传统文化美学起到的支撑。早在唐宋时期,我国便有了煮茶的文化。据《茶经·五之煮》记载,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属,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在灵山秀水、幽居雅室之中烹茶,是古代茶人的追求。唐代诗人陆龟蒙的“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在松间雪景中烹雪煮茶,别有闲趣;李德裕的“半夜邀僧至,孤吟对竹烹”,以竹为伴,佐竹品茗。承自古法的围炉煮茶,煮的不仅仅是茶,也是一种“茶+空间”的艺术。在许多被打造成网红茶馆的空间中,新中式装修、古玩摆件、仿古书法成了必备的要素。若有露天的小院,搭配几把木椅,更是将田园氛围感拉满。
煮茶的环境、器具、过程,无不为参与者打造出新中式的松弛氛围,让人在喧嚣的都市中体验田园牧歌般的自在生活。从新中式茶饮的火爆,到围炉煮茶的现象级出圈,许多传统文化和技艺与现代碰撞,凭借良好的反响强势回归,新中式成为新的时尚潮流。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茶以举世瞩目的成绩受到了世界的认可。年轻一代对中国茶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被强化,此时风靡的围炉煮茶,也正是文化自信映照在日常生活中的写照。
围炉煮茶是中国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流行元素结合的产物,核心依旧是茶,只是根据当代年轻人的生活习惯进行了变通,展现着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蓬勃生命力,以围炉煮茶为代表的新中式成为新的时尚宠儿。
除了围炉煮茶,许多国潮元素近期都在相继走红,反映出大众对传统文化认同感提高。新时代需要传统文化的浸润,围炉煮茶乘着新中式的春风,唤醒了深埋在中国人骨血里的文化基因。
围炉煮茶,既迎合了当代年轻人对于出片、氛围感的诉求,又增加了对松弛美学的诠释。对围炉煮茶等传统生活美学的复兴,源于年轻一代文化自信的回归,围炉煮茶在现代的又一次兴起,是对传统生活美学的致敬,正是年轻人社交新动向的风向标。
【策划】严亮 洪继宇 王伟正
【统筹】叶思敏 林佳
【记者】魏钰
【来源】南方农村报 南方+
文 | 静子冬日已至,置一方古朴的茶席、煮一壶沁人的香茗、品一味简单的茶点,围桌而坐的好友共享慵懒时光……近期,一种名为“围炉煮茶”的生活新风尚走红网络、席卷都市。相关笔记在某“种草”平台的浏览量超千万次、相关话题在某短视频平台的播放量破十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过去后,冬天的“围炉煮茶”就来了。好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个新的饮食潮流,今冬的茶饮流行趋势,就是摆上一个炭炉,放上铁丝烤网,再端上古朴的茶壶,备些吃食。这样一个岁月静好、惬意优雅的方式被称为“围炉煮茶”,氛围感满满,已经成
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下陈街道横河陈村,就有一家名为邀月的“茶馆”,即使是在工作日,“茶馆”内依旧人满为患。“我们之前是一家古风沉浸式换装小酒馆,在12月初推出了围炉煮茶和炉端烧的服务,照片一发布就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围炉煮茶”之所以
现代人的生活总是需要仪式感来点缀,季节更替、节日到来等都会成为值得纪念的事情。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到热乎乎的烤红薯和糖炒板栗,从去年流行起来的热红酒到今年初冬的热奶宝,饮食总是见证着人们的纪念活动。风靡一时的热奶宝和热红酒(图源:小红书)在迎
冬日风雅·围炉煮茶◎闫小玲早上一睁眼窗外漫天飘落的鹅毛大雪就映入了眼帘。哇!烟台的第二场大雪,就这样在寒风狂啸后来了……俗话说,一雪见冬。在这个寂寥的冬日里,围炉煮茶,与时光静坐,大抵是每个爱茶之人都心心念念的事吧!一盏清茶,几本好书,携着
【网言】最近,“围炉煮茶”正在城市群体中兴起,多地都掀起一股冬季消费新风潮,大有接续露营成为城市新消费的趋势。据统计,“围炉煮茶”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的话题播放量已超过16亿次;点评软件上相关商家数量众多;各电商平台上更有上万件有关商品。看这些
“无有”茶馆内,市民正在喝茶。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同三两好友一起围着火炉,煮上一壶茶,再烤上柿子、花生、红枣等干果、水果,举杯慢饮,促膝长谈。继去年的热红酒之后,今年,“围炉煮茶”成为冬日新宠,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近日,记者对城区几家经营“围
冬至茶席冬至又称“冬节”、“贺冬”,与夏至相对。冬至,也是最早被确立的节气,最古老的节气,曾经是最隆重的节日,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这一天,不仅要喝茶更要热热闹闹的喝茶,约三五好友围炉煮茶最合适不过了。炉内星火点点,壶中茶香阵阵,
来源:【海报新闻】海报观察员 张静宁围炉煮茶引得无数年轻人欢心的原因,大概不只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闲适,也不只是老友陪伴下“且将新火试新茶”的团聚。更重要的,是围炉煮茶的氛围中“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的中式意境吧。继去年的热红酒之后,今
最近,“围炉煮茶”火了!天气渐寒,三五好友围一炉炭火烹茶,烤板栗烤红薯,还有各式各样的茶食,不亦乐乎?不过,使用炭火时,不仅要注意防范火灾,更要警惕一氧化碳中毒!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通风: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