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那束光⑥|从“新铁人三项”到围炉煮茶,成都人不断解锁新生活

时间:2023-01-05 00:48:27 | 浏览:2015

今年12月,“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中,成都再获第一名。这是成都连续14年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冠军。2022年的关键词不少:有疫情、高温;也有坚守、支撑。这一年有很多不容易,但成都人依然在持续赋予生活仪式感,并从中收获幸福。他们

今年12月,“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中,成都再获第一名。这是成都连续14年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冠军。

2022年的关键词不少:有疫情、高温;也有坚守、支撑。这一年有很多不容易,但成都人依然在持续赋予生活仪式感,并从中收获幸福。

他们夜爬龙泉山,迎接清晨日出的第一缕光;他们沿着100公里的绿道骑行,打卡沿途的各色风景;他们带上帐篷和拖车,在近郊草坪里拥抱自然;他们坐在红炭泥炉前,感受围炉煮茶的魅力……

越来越多新耍法的崛起,背后正是人们对全新生活方式的探索。

从骑行到爬山观日

12月23日,成都女孩姚钰玲和两位朋友一起租车骑行环城绿道。上午9点半,三人从双流出发,经过约5个半小时的骑行,抵达终点。正值冬天,一路上骑行的人不多,寒风吹过,姚钰玲觉得,“在骑行过程中,(可以)战胜身心的疲惫,给浮躁的心灵找到治愈的良方。”

姚钰玲和朋友们骑行环城绿道

时间回到今年4月,春暖花开,环城绿道骑行开始走红。这是一条沿着成都绕城高速而建的绿道,也是成都环城生态公园一级绿道,总公里数为100公里,沿途78座景观桥梁,串联起桂溪生态公园、青龙湖公园、锦城湖等121个特色生态公园。

“绿道骑行最火的时候是在今年四五月份,那会想要在周末租车骑行,不提前三天根本租不到。”一家骑行服务站的负责人笨笨(化名)回忆,“当时我们有60余辆自行车,供不应求,甚至还要临时增订车辆。”笨笨还记得,当时自己依靠地图软件组建了骑行群,一个群470人满员,“建了七个,很快就都满了。”

笨笨从事自行车租赁已有6年,这是他从业以来自行车租赁最火爆的时候。相较于传统的川藏线、川西线等自行车路线,绕城绿道距离短,可以随时出发,“真实地感受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

姚钰玲和朋友们骑行绕城绿道

把时空向城市东边挪动——几乎同一时间,夜爬龙泉山看日出也开始刷爆社交网络。

大学生小刘曾是观日大军中的一员,5月的龙泉观日之行,她和朋友从犀浦出发,乘坐地铁2号线,一个小时后到达龙泉驿地铁站。

这个离龙泉山只有五六公里的地铁站,步行或乘坐4站路程的公交车,就能抵达山脚。还没来得及上山,晚上11点半的龙泉驿地铁站就让小刘大吃一惊:“地铁上的人几乎都是去爬山的,上山的路人挨着人。”

步行一个半小时,钟家山三号观景平台到了,上山的人都汇集于此。那一晚,他们吃零食、玩桌游,一起等待日出的到来……也是这次爬山观日,让小刘爱上了龙泉山,她会时常关注着成都的天气,只要时间合适,常常会来一次“说走就走”。

龙泉山上等待看日出的人们(摄影:嘉楠)

民宿老板赖海军也对爬山看日出的景象印象深刻。他是钟家山三号观景平台旁一家民宿的老板。观日热潮,让他的民宿订单量暴增。

他老家就在山背面。年轻时下山求学、打拼。四十多岁,在2017年决定和妻子重回龙泉山,在三号平台旁亲手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院子。人们坐在大落地窗的餐厅里,可以看到远处的山色。

院子二楼的天台,被大家称为“落日书吧”。天气好的时候,坐在那里可以看到离成都几百里以外的雪山。幺妹峰、大雪塘、贡嘎……画面中间,是成都的一个个标志性建筑,468、东安湖体育公园、环球中心、339电视塔……

这一年,男女老少,无数人来到这里,一睹这个城市的阳光和景致。

从城市露营到围炉煮茶

骑行、爬山观日以外,在这个城市以及近郊的无数绿地和公园里,一顶顶帐篷和天幕也在这一年达到了高峰。

人们调侃,成都人的朋友圈“不是在骑行露营看日出,就是在骑行露营看日出的路上”。它们也被赋予了新的称谓:成都人的新“铁人三项”。

2022年,成都人有多爱露营?数据显示,成都在热门露营客源地中位列全国第二。露营消费群体中,“90后”年轻用户和“80后”亲子人群成为主力,占比近九成。露营基地也在这一年迎来高峰。

徐先生是一家位于成都三圣乡的露营场地主理人,营地经营已有一年半时间。他介绍,“一年里春秋两季是最火的时候,基本上需要提前两周预订。生意火爆时,月游客量在1万人次左右。”

公园露营

“营地不光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场地,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生活方式,大家可以在营地感受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徐先生透露,营地除了场地、装备,还会结合季节、圈子、人物注入新的玩耍方式,“比如说时下很流行的户外运动,像是路亚、滑雪、飞盘等,都可以叠加在营地中呈现。”

露营火爆的背后,是政府配套的悄然发力。今年6月2日,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出台《成都市公园(绿道)阳光帐篷区开放试点方案》并正式发布了成都市公园(绿道)阳光帐篷区开放试点的22个具体点位及相关管理措施。22个露营点位中,有18个位于中心城区,这也减少了市民露营的时间成本,更加方便。

伴随着“露营热”的兴起,依托现成的广阔生态绿地,配套便民、运动、娱乐等市政公共设施,露营也更加细化——景区露营、亲子露营、野外露营等主题出现,露营+音乐节、露营+读书会、露营+烧烤趴等业态纷纷出现,在网上也随处可见网友整理的攻略。

“今年露营的人特别多,尤其是天气好的时候,每天来桂溪生态公园露营的游客上万人,自带帐篷上百个,大多数都是一家人出行。”桂溪生态公园阳光帐篷区点位联系人张杰介绍,“一般早上10点过人就比较多了,我们这边也做好相应配套工作。”

公园露营

“新铁人三项”之外,成都人的新生活解锁还在持续。就像这个秋冬正在火热进行的围炉煮茶。

一个陶罐一张铁网烤盘,茶壶、栗子、柿子、杂粮……从里到外摆开。炉里炭火烧得正旺,烤架上的玉米、红薯等散发出丝丝香味,三五好友围坐于温暖的烤炉前,“煮茶+烤物”的完美组合,直接把入冬仪式感拉满。

2022年11月份,大众点评平台上“围炉煮茶”的搜索量环比10月上涨994%,成都地区的搜索量位居全国第一,环比10月上涨13倍。20-30岁的年轻人是“围炉煮茶”的主要消费群体,占比达57%。

据了解,目前成都有超过20000家各式茶馆,其中提供“围炉煮茶”服务的约有上千家。炭火为寒冷冬日增添暖意。而更多的人则将炉火搬进了家或者户外的帐篷。

围炉煮茶(鹤鸣茶社供图)

更多“新生活”在网络传开

纵观今年火爆全城的新生活方式,无论是绕城骑行还是围炉煮茶,亦或是露营、看日出、玩飞盘,社交网络的力量都难以忽视。一方面,人们习惯用社交网络来记录新生活方式,记录生活轨迹。另一方面,社交网络也在源源不断地反哺更多圈子的新鲜耍法,吸引着更多人的参与。

2022年12月,小红书发布“2023年度生活趋势”报告,预测近邻升温、吃地道风味、轻解压、简法生活等十种趋势,会在2023年影响更大众的人群,成为他们新的生活方式。报告中认为,“年轻人更加关注和在意自我,不管是身体、心理还是观念上”“年轻人是‘生活方式社交’的一代,用社交网络来生活,用生活来维系社交网络。”

“对于年轻人来说,社交网络是他们发泄情绪和表达自我的一个渠道。年轻人习惯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在现实中沉默寡言的人,可能在社交网络上是另外一种性格。他们出来通过一些活动,拓宽了社交圈子,认识了不同的人。”专注“成都周末活动”运营的博主慢小墨介绍,在他们每周进行的各类活动中,几乎场场火热,最近半年,已组织了200场以上的活动,有4000人次参与。

“我们经常做年轻人的活动,来参加活动的80%以上都是年轻人,年龄从25岁到35岁不等。给我的感觉,这一年除了各种新生活,新式运动也很火,像是飞盘、滑板、路亚、钓鱼、皮划艇等等。”慢小墨说。而最近,随着元旦即将到来,元旦徒步和追星观日的活动也已吸引了不少人的报名,此外市区的锦江夜行也很热。

四川省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蒋玉石认为,众多新生活方式背后,社交网络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和更深层次地应用,年轻人会越来越多地通过互联网平台将自己日常的生活,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耍得安逸,耍得有个性,正越来越多地成为年轻人的标签。

“而这些个性方式和标签在社交网络的带动效应下,又会快速形成一股新潮。”蒋玉石说。

“成都本身是一座有浓厚文化和生活气息的网红城市,经常被誉为‘耍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都人具有敢为天下人先,敢为天下人‘耍’的特性。在疫情三年的影响下,人们的户外活动和社交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和影响,‘耍’的心理就更加迫切。”蒋玉石认为,而这些“绿色”“健康”和“活力”的生活项目,正好满足了人们对身心锻炼和“耍”的需求。

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何一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日出东升,日落西沉,无处不在,为什么龙泉山看日出日落会火?因为这里最“唾手可得”。同样,为何露营和绿道骑行能够在这一年如此受欢迎?因为公园城市的打造,让山、城相融,让自然更接近人们生活。

何一民表示,过去这一年来,骑行、徒步、露营、爬山、飞盘、民宿、后备箱……众多生活业态密集走进成都人的生活,这同时也带动了相关的“微度假”市场和经济消费场景。“其中不少场景都能让人眼前一亮”,在大众追求独特性的背景下,自然很受欢迎。“这些是属于大众的新时髦、新潮流,是更积极健康的时尚生活方式,也是成都休闲文化的新动向。”

红星新闻记者 颜雪 实习生 杨薇 受访者提供图片

编辑 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相关资讯

27.5亿次播放,“围炉煮茶”为何成为今冬顶流?

现代人的生活总是需要仪式感来点缀,季节更替、节日到来等都会成为值得纪念的事情。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到热乎乎的烤红薯和糖炒板栗,从去年流行起来的热红酒到今年初冬的热奶宝,饮食总是见证着人们的纪念活动。风靡一时的热奶宝和热红酒(图源:小红书)在迎

“围炉煮茶”火出圈,警惕背后潜在的危险

最近,“围炉煮茶”火了!天气渐寒,三五好友围一炉炭火烹茶,烤板栗烤红薯,还有各式各样的茶食,不亦乐乎?不过,使用炭火时,不仅要注意防范火灾,更要警惕一氧化碳中毒!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通风: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

盐城老城区氛围感天花板,沉浸式围炉煮茶来喽!

冬日限定 ,在盐城老城区体验精致「中式下午茶」① 精选熬煮老白茶 · 好喝、好煮② 沉浸式围炉,出片率99%③ 轻仪式感「浮生半日闲」,喝茶好自在④ 感受新时代的「松弛美学」老城区唯一实景沉浸式围炉悠闲。静谧的「竹语」空间走进竹林小院儿,一

文末福利丨烟台zui火“围炉煮茶”,一秒拉满冬日仪式感~

“生一炉火,烤一壶茶”若是问如今哪种生活方式最火,那非“围炉煮茶”不可,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就是最in的冬日仪式感。茶壶里咕嘟咕嘟沸腾着小泡儿,清香慢慢扑鼻,热气从炉中逐渐侵入全身,放松又舒适。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安利一处“围炉煮茶”

火出圈的“围炉煮茶”,是智商税?

前不久,咱们“中国茶”,申遗成功,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而在国内,今年冬天,满满新中式氛围感的“围炉煮茶”,也火了!抖音上,#围炉煮茶#话题播放量超过29亿次;小红书上,#围炉煮茶#官方话题有超千万次浏览;大众点评数据还显示,11月以来,以“

“围炉煮茶”风靡都市炭火“烤热”冬日消费新风潮

易柠(右)正和友人吃茶。 岳依桐 摄中新网成都12月1日电 题:“围炉煮茶”风靡都市 炭火“烤热”冬日消费新风潮记者 岳依桐三五好友围坐于温暖的炭炉旁谈天说地,茶水在茶壶内沸腾,烤制的土豆、玉米、花生逐渐散发香气……12月1日上午,成都一茶

“围炉煮茶”,会是下一个“露营热”吗?

今年秋冬哪怕你没尝试过也多半对“围炉煮茶”有所耳闻陶罐、炉火、铁网烤盘中间摆上一壶茶外围摆上一圈栗子、柿子、杂粮……从器物到食物这一套搭配下来古意和暖意不就都有了?一边是攻势凶猛的寒潮一边是商家营销的助推围炉煮茶借着“新中式”的风在社交软件

想尝试宅家“围炉煮茶”?别急,先看完这条视频

天气渐凉,“围炉煮茶”凭借温暖精致的新中式画风,迅速火爆全网,家人好友围炉而坐,烧炭火、煮香茶,烧红枣,烤栗子……市民直呼“把秋冬氛围感拉满了”。但在家中客厅、阳台甚至卧室“围炉煮茶”也让不少市民产生疑问:室内烧炭火真的安全吗?记者联系北京

原来,球王梅西也爱“围炉煮茶”

时下大热的“围炉煮茶”,普遍认为源自于云南的“火塘烤茶”。事实上除了云南之外,“煮茶”在全国各地甚至全球各地盛行已久,就连新晋球王梅西爱喝的马黛茶,最受欢迎的喝法也是一群人围坐炉火旁,互相分享饮用。以茶敬客、以茶敦亲、以茶睦邻、以茶结友,围

“围炉煮茶”有什么魔力

郁达夫说:“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随着天气渐冷,今年的南方亦有此景。当前,在许多社交平台上,“围炉煮茶”成为热点话题。“轻煮岁月,慢煮茶”,诗意的文字配上火炉、茶壶、栗子、烤红薯等,隔着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青城山旅游攻略李沁影迷网潜水运动今日铜川黄骨鱼养殖珠海头条新闻网北京房产信息网保洁服务网scratch少儿编程今日大同海螺沟旅行攻略美津浓球杆三亚旅游网快递信息网薛之谦歌迷网
围炉煮茶官网-围炉煮茶是一种休闲方式,源自云南的“火塘烤茶”,又叫“糊米烤茶”。是使用屋内烧水或煮饭的火坑里的火,先将土陶罐放在火塘烘烤,然后把米烤香,把茶烤香。围炉煮茶意蕴悠长,更能让人体验到冬日的岁月静好。其次是仪式感、氛围感和高级感加成,这是年轻人追求的“颜值经济”的必要内容。冬季围炉煮茶,最适合的茶还是发酵较重或陈年老茶 ,煮出来的滋味更加醇厚。
围炉煮茶官网 39996.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