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5 00:52:24 | 浏览:1265
12月9日,大雪时节的冬日午后,位于南京秦淮河畔白鹭洲公园边的云林小隐茶馆,雾气袅袅、茶香飘飘。虽是工作日,然而这家在大众点评热门榜位列第一名的茶馆依然座无虚席。慕名而来的茶客们围炉而坐,煮一壶清茶,配上橘子、雪梨、红薯、龙眼、红枣等小食,或享受家人相伴的天伦之乐,或共度好友相聚的惬意时光,让时间随窗外河水一起静静流淌,漂向远方。
三两好友、三两小时,来一场氛围感拉满的“围炉煮茶”,是眼下引领潮流文化的新风尚。在上海首家“围炉煮茶”茶馆“共生堂”,想要预定一个位置,至少要提前两周;靠窗的黄金位置,要提前一个月。在网络端,抖音#“围炉煮茶” 话题下视频播放量已接近30亿次,小红书平台包含关键词“围炉煮茶”的笔记数也已超过9万……灰瓦白雪,红墙银衣,轻煮岁月慢煮茶,一半烟火,一半诗意。寒潮下,茶炉前氤氲的香气,构筑起消弭寒意的诗和远方。
仪式感拉满的喝茶“热”
“您算来得早,如果等到三点以后,就得至少排一个小时的队了。”云林小隐茶馆负责人陈先生一边沏茶一边笑言。翻看茶馆菜单,价格从基础的188元双人套餐到提供大包间的598元六人餐不等,均限定在3小时内使用完毕,超时还需加收延时费。“我们从去年冬天开始做,平时工作日基本每天能稳定翻台30桌,周末能有50-60桌。除去最热的季节,一般旺季能持续至少半年。”
暖炉前呵着寒气煮茶的,除了追逐潮流的年轻人,还有不少年长的阿姨。“我们的位置风景好看,借你们拍一张照片!”记者在现场发现,阿姨们为了来喝茶也是“盛装打扮”:精致的服装与妆容,搭配专业的摄像设备,一番构图取景、长枪短炮后方才开始用食,喝茶的“仪式感”丝毫不输于一众小辈。
在南京溧水无想水镇景区,茶炉还与唐风乐舞结合,玩出了古典与潮流相结合的新花样。经历了今冬初雪后的水镇,红墙白雪相映成景。氤氲茶香下,游客们围坐在原木色圆桌旁,围炉夜话,烤网上厚铺一层暖冬食物,清茶一盏敬流年。水镇项目负责人杜女士告诉记者,此次推出的“围炉煮茶”双人套餐仅需98元,不仅以低于市场价一半的价格基本覆盖了市面上“围炉煮茶”的基础配置,还特别赠送汉服免费换装服务,让游客仿佛置身大唐盛世的人间烟火。套餐推出后,即受到多方关注。前来体验的客群主要为城市白领和亲子家庭。水镇自有的古风建筑搭配古色古香的茶具,拉动了冬日的情绪消费和氛围消费。
品质追求带动全链路消费
比炉火还火的“围炉煮茶”究竟是何来历?记者了解到,这一新潮生活方式脱化于云南的“火塘烤茶”。作为茶文化的源头之一,当地的少数民族喜爱在夜晚围着炭火烤茶喝,涤荡一身的疲惫。然而火塘烤茶门槛太高,虽然也有些店家保留了它最正宗的样貌,但大多数还是在其走红后做了因地制宜的简化。往往一个煮茶暖炉放在外摆位上,再摆上应季水果、新式茶点和干果等,搭配窗外的青砖黛瓦、小桥流水,一个文艺范拉满的网红打卡位便完成了。
从苏浙开始,这股“围炉煮茶”之风已经吹到了川渝、北上广乃至全国。过去被认为老派、过时的煮茶,似乎一夜之间被年轻人发现了它的趣味性。在大众点评,南京本地榜单前10的茶馆中便有8家提供“围炉煮茶”套装。不仅是茶馆,一些咖啡厅、甜品店,甚至地方菜馆和烧烤店也相继推出了此服务。就连露营地也纷纷支起了小炉子,让人们一边煮茶一边仰望星空。
随便坐坐就过了3小时的“围炉煮茶”,还承担了一定的社交需求。有人专门去参加多人拼桌的煮茶活动,就是想认识不同的朋友。如果不想凑热闹,还可以自己在家买一套装备,开启“家庭版围炉煮茶”。图省事的话只买炉子、茶壶、茶叶即可,然而若想要完整的氛围,还需要考虑适合氛围的桌子、椅子、摆件、茶具、竹篮、各式点心……记者搜索网购平台后粗略统计,铁壶、电磁炉、烤盘、茶叶等,一套器具置办下来,便需要近千元。即便如此,也阻挡不住茶壶、茶炉、垫板等道具成为消费新趋势,且价格较几周前涨了数倍。
长红还需丰富情感体验
一个炉子一壶茶,一盘水果和干粮,卖上几百块,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笔买卖怎么看怎么亏,但为何还能吸引这么多人?恐怕他们当中多半不是真的冲着喝茶去的。
江苏省餐饮协会会长于学荣告诉记者,“围炉煮茶”的火爆,本质上仍然是契合了当下“体验经济”的特征、迎合年轻人社交需求而生的“新瓶装旧酒”的产物。“仪式感”“氛围感”等是Z世代用户追求的精致生活所必备的内容。小炭炉上架着铁丝网盘、粗陶茶罐中央放置配上精致的茶具、极具冬天属性的小食、新中式的装修、幽静的环境、精心的摆盘设计,增强了餐饮消费的体验感与记忆度,还能轻松出片,在社交平台上形成新的传播,这也进一步扩大了“围炉煮茶”的影响范围。
此外,“围炉煮茶”煮的也是人们当下对慢生活的精神追求。在后疫情时代下的消费者,经历了长时间封闭,缺少与朋友亲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相比于飞盘、露营等其他户外活动,“围炉煮茶”的地点不受限制,食材要求不高,更重要的是能够与亲朋好友放下手机面对面,感受冬日下的人间烟火。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里,“围炉煮茶”所能提供的一个通向“慢生活”的捷径以及其带来的“松弛感”,是其深受消费者欢迎的重要原因。
不过,他也指出,“围炉煮茶”若想长红,需要的并不只是单纯的网红元素的堆砌,更重要的是要将“围炉煮茶+”元素融入原有产业,找到适合的结合点,并针对消费群体赋予产品更多情感价值。只有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即使身处繁忙生活也能体验到短暂的惬意时光的松弛感,才能成为实打实的卖点。
此外,不论是去店里,还是在家自己做,“围炉煮茶”都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应急管理部门提醒,如果烧炭,需时刻关注炭火的情况;很多茶并不适合反复烹煮,煮茶的炉子功率往往也比较大,最好不要直接放在桌子上,需做好隔热措施;许多食品的烘烤模式也有讲究,比如烤板栗要选开过口的,不然容易炸;年糕需要常翻面;烤红薯很难熟,夹生下肚容易导致不适……不论愿景有多美好,都需提前做好功课。路子走对了,才能通向岁月静好的诗和远方。
江苏经济报记者 周凯航
围炉煮茶在茶圈十分常见,每到冬天茶客都会煮茶来喝,有时候也会烤茶。但是近日被网红带火的“围炉煮茶”有些令人咋舌,这哪里是煮茶?烤的是番薯花生板栗水果,茶反而是次要,这煮的明明是“精致感”。这种“岁月静好”的新热潮,既不是刚需,也不算情调。“
□蒋璟璟最近,一种名为“围炉煮茶”的都市新风尚在寒冬里持续升温。在朋友圈和社交软件上,陶罐、铁壶、炉火、铁网烤盘,中间摆上一壶茶,茶壶外围摆上栗子、柿子、年糕,丝丝暖意溢出画面。很多城市的茶馆都适时推出了“围炉煮茶套餐”,将世界杯等体育赛事
文 | 静子冬日已至,置一方古朴的茶席、煮一壶沁人的香茗、品一味简单的茶点,围桌而坐的好友共享慵懒时光……近期,一种名为“围炉煮茶”的生活新风尚走红网络、席卷都市。相关笔记在某“种草”平台的浏览量超千万次、相关话题在某短视频平台的播放量破十
“围炉煮茶”吸引了许多消费者。红泥围炉,烹果煮茶,三五好友围坐在炉火旁闲叙。今年冬天,即使未亲自体验,你也一定在社交媒体上见过许多“围炉煮茶”的画面。随着“围炉煮茶”的兴起,平时喝惯了奶茶、咖啡的福州年轻人开始走入茶室,学习生火和烹茶,从中
新华社福州12月29日电(记者李昊泽 陈旺)生一炉火、烧一壶茶、放两把干果、烤几颗橘子,与三五个好友围炉而坐,喝茶谈天烤火……这个冬天,脱胎于我国传统民俗的“围炉煮茶”火爆出圈,成为现象级的消费热点。新的消费方式、消费场景也给陶瓷产业添了一
□韦春婵(广西大学)这段时间,社交平台上兴起了一股“围炉煮茶”的热潮。许多人晒出照片或视频,架起一个小火炉,上面放一个壶,茶里面可以加牛奶、红枣、桂圆,茶壶周围还可以烤地瓜、花生、栗子、砂糖橘,甚至烤年糕、棉花糖,各种食物色、香、味俱全,随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过去后,冬天的“围炉煮茶”就来了。好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个新的饮食潮流,今冬的茶饮流行趋势,就是摆上一个炭炉,放上铁丝烤网,再端上古朴的茶壶,备些吃食。这样一个岁月静好、惬意优雅的方式被称为“围炉煮茶”,氛围感满满,已经成
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下陈街道横河陈村,就有一家名为邀月的“茶馆”,即使是在工作日,“茶馆”内依旧人满为患。“我们之前是一家古风沉浸式换装小酒馆,在12月初推出了围炉煮茶和炉端烧的服务,照片一发布就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围炉煮茶”之所以
□何红颖(广西大学)随着新一波冷空气来临,围炉煮茶迎来消费新高峰。这一别具仪式感和氛围感的喝茶方式,在全国各地刮起新中式生活方式风潮,成为这个秋冬季节的新晋“网红”。但是当新鲜感过去,当滤镜被摘除,围炉煮茶是否又会被湮没在流量的长河中呢?从
现代人的生活总是需要仪式感来点缀,季节更替、节日到来等都会成为值得纪念的事情。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到热乎乎的烤红薯和糖炒板栗,从去年流行起来的热红酒到今年初冬的热奶宝,饮食总是见证着人们的纪念活动。风靡一时的热奶宝和热红酒(图源:小红书)在迎